开发一个好销的产品难,开发一个好销的出口产品更难,靠白手起家开发一个好销的出口产品,那就是难上加难了。而武汉同元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靠三个人集资的5.5万元起步,4年将一位教授闲置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了产品—— 一种节能的新型广告媒体,然后销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西班牙、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
和地区,并成为行业的领头燕。
这个产品的牵头人——谢波,也许武汉人并不陌生,4年前他靠“贩卖”经济学家“大脑”,成为江城以至华中地区的新闻人物。他曾告诉记者:“那时,我被《新头脑风暴》所震撼,于是,决定把经济学家组织到武汉演讲。我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想赚门票费,而是想通过经济学家的演讲会,吸引一些企业界和科技界的知名人士,一方面促进武汉的企业环境建设,一方面与他们交朋友,寻商机。
我们现在出口的产品——场致发光驱动器,就是这种想法的结果。2001年8月20日,在中南财经大学,我组织了一场台湾管理学家魏秋和的报告会,会上,我认识了中南民族大学
等离子实验室副教授危立辉。他有很多科研成果,想来这个会上寻找合作伙伴,将他的技术知识、科研成果变成产品,这正好与我的想法吻合。第二天,危立辉就把我约到中南民大‘等离子实验室’具体地交换想法和意见,并观看他的研究成果,和我一起去的还有中南民大的另一名副教授任师东,他是我创业的策划人之一。”
在危立辉的研究室里摆放着3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有一种能发出光亮的塑料薄片,引起了谢波的特别注意:“这是个什么产品?”危立辉介绍道:“电致发光,简称EL(Electro-luminescent),又称场致发光,或冷光。这种技术是由微电子、光电子、高分子化学、薄膜、材料科学等多学科多技术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迅速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它可在信息领域内形成大规模生产。
与传统光源相比,它发光效率高、节约
能源、无光污染、长时间观看不伤害人眼睛,可广泛应用在平面广告、家庭装饰、玩具礼品、手机背光显示、led显示背光等各个领域。但它不是夜光(荧光),而是电致光,美国已有将其应用于军事的尝试,我国深圳也有这种产品,全是出口的玩具礼品,面积很小,我曾经做过大面积的驱动器,效果有,第一次做,还是有些问题,最后厂家不做了。”
谢波听危立辉一番介绍后,又仔细地看了看样机,觉得这就是他寻找了多年的产品——高科技、有市场且可快速进入、国内空白、符合东湖高新优惠创业的光电子项类、人力软资源比重大、起步不需投入太多的资金等,这一切条件,都符合他选择产品的要求,他当场决定就做这个产品。
决定要做这个产品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钱的问题。谢波是1999年9月辞掉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职务而开始独立创业的,当时他也没钱,是一个想要他牵头创办公司而愿意出5万元钱的朋友拉他出来的。早期创业交了不少“学费”,算总账不亏不盈。
现在从头再来,要他拿万元出来都很困难,于是,他与危立辉和任师东商量,搞股份制:三人合作集资5.5万元。为了突出公司重视技术与人力特点,发挥个人所长,危立辉当了董事长负责产品质量,谢波当了总经理负责经营、市场开发,任师东为股东负责企业文化建设。那天,三个股东在一家名为“三国英雄”的酒家起草公司章程,并给公司起名叫“同元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同元”,元为四德之首,元通渊远缘源,这就是同元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无形方有德,这也是同元公司成立的基础。凭借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高科技创业型企业的优惠政策注册了同元公司。2001年9月,同元公司在桂子山租来的一间90平米的住房里正式启动。
第一批产品是12台样机,称为EL冷光驱动器。这种驱动器必须安装在冷光片上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初出鸟巢的同元暂时还不具备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只能为生产冷光片的厂家配套生产驱动器。2001年12月,谢波和危立辉背着12台样机,到深圳找到几家生产冷光片的企业,问他们要不要驱动器?厂家试验了样机——用一台样机驱动样品间的所有样品,结果,厂家先是惊讶然后又遗憾地看着样机说:“真是这样啊,可惜你们的驱动器大了,我们都是小面积的冷光片,只需要小面积的驱动器,你们产品超前了。”
作为同元产品的主人,在深圳客户中首次亮相,虽然一台样机都没有卖出去,引导了E L产品向大面积开发的市场走向,许多厂家开始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加大发光面积的尝试,同元因此为自身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同时,也摸清了“需求”。于是,他们又回来,根据厂家的需要,一方面生产一些供小面积用的驱动器,一方面引导客户向大发光面产品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系列。产品很快被深圳客户接受。
2002年3月,广交会上的深圳参展商所展示的冷光新产品几乎都是采用同元的驱动器。不过总共只有10台,一台800元,销售额共8000元。减掉成本,远远小于同元公司半年所支付的各种费用。5.5万元启动资金,既要发工资,又要开发产品、跑市场,不到半年的时间,账上就没有钱了。当时,员工工资很低,总经理等核心人根本不拿工资,甚至在接待客户的饭桌上,口袋里只有10元钱的谢波不得不打电话向朋友求援。不少员工悄悄地离开了谢波。
而此时的谢波一面用“同心”文化来稳定员工,一面大量接订单。谢波知道,只要手里有订单,就能找到投资商,就这样谢波凭自己手里的订单吸引了一个个加盟股东,使研发资金和批量生产得到了暂时的解决。2003年企业销售快速增长,产品销往美国、英国、新加坡、丹麦等国家。
同元凭什么能接到这么多订单?
谢波告诉记者:“同元有三大优势:一是产品优势——国外同行驱动最大面积为3000平方厘米,国内为1000平方厘米,而同元驱动技术储备为3万平方厘米以上;国外同类驱动器产品厚度为30毫米,同元产品的厚度为15毫米;国外和国内其它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主要是户内使用,同元产品可以在户外使用。
二是价格优势——国外该类产品按发光面积售价为每平方米2300元左右,而同元开发的该类产品基本售价仅为每平方米700元,不到国外同类产品售价的1/3。
三是技术优势——国内外鲜见专门的整机技术人员,而同元则经过三年技术研发、专门技术人才的培训及产品试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和技术团队,从开始到现在,分别解决了大面积常亮、多闪、渐变、多渐变等技术难题,握有充分的技术储备,这是与国内国外同行(民用)竞争的优势。”
就凭这三大优势,同元在2004年跨了关键性的一大步:2004年6月制定了行业内第一个行业标准,通过欧盟CE认证——这是我国冷光行业第一个拿到CE认证的企业。认证标志着企业产品进入欧洲的通行证,有了这个通行证,就等于同元控制了一个产品的市场,凡是要进入欧洲市场的冷光产品必须配上同元的驱动器,否则就不能进入欧美市场。
2004年8月,随着同元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同元文化的吸引力,清华大学MBA硕士陈宁锋加盟同元任公司副总经理,此后,同元从前期的“模糊管理”走向了“明确管理”,然后到“体系管理”(即ISO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在结构上,实现由“项目个人管理”到“项目小组管理”然后到“管理团队管理”;在人才管理上,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使进来的人才有盼头,退出的人才有享头。同元的快速出海,引起武汉市政府的极大重视,将创新基金40万元于2004年12月用于扶持同元发展。
有了钱,有了市场,有了人才,有人建议谢波赶紧抢占户外广告这个在国内还是空白的市场。一向是风风火火打市场的谢波,此时却放慢了前进的脚步。他想的不是“先占为王”,而是“厚积薄发,健康发展,持续领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基础工作做扎实。谢波说:“所谓基础工作做扎实,就是要把产品做到让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用户满意,我们说产品好不好是没有用的。要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用户说好才行。别人是用广告打市场,我们是用技术、实力与诚信打市场!”
终于,在2005年7月,同元的产品通过了更为严格的美国UL认证。一家美国在中国设立的UL代理认证机构接到同元的认证项目后,居然找不到有关的认证标准,只有要求同元按UL设立标准要求制定该项目标准,发往美国总部去认定。一纸认证打开了通向美洲市场的大门。2005年8月,同元又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管理上质的飞跃。2005年9月,同元又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配套资金45万元。
按计划原准备2006年开始拓展户外显示工程领域,但一张与中石油的合同,要求同元2005年年底在南宁和昆明两地为其10个
加油站做户外显示牌,使正在飞速发展的同元,不得不再次提速。
|